历经8年曲折的谈判和调整,泰国最终决定不再寄希望于德国的发动机,而是选择了更为可靠的中国制造。这个决定背后,深刻反映了中国装备性能的逐步得到认可与证明。
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,泰国内阁近日批准了对与中国签署的S26T型潜艇采购合同进行调整。调整的关键内容是,将原定的德国MTU396发动机替换为中国的CHD620发动机。这一决策使得泰国原本停工一半的潜艇建设得以恢复,终于能够继续进行。
中国装备凭借其出色的技术性能,成功扭转了之前的局面,重新夺回了这个价值巨大的订单。泰方的需求经过多次修改,曾一度偏信西方制造。然而,这一过程中,中国装备的技术优势逐渐显现,最终压倒了所有的不利因素,促成了这次成功的合作。
展开剩余59%回顾这段历史,早在2017年,泰国军方就决定采购中国的S26T潜艇。在经过多轮协商后,虽然合同最终确定了具体交付方案,但泰方坚持要求使用德国发动机,这也为后来的波折埋下了隐患。由于美国的阻挠,欧盟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,德国的发动机也因此无法交付。面对这一困境,中国提出了使用CHD620发动机的替代方案,但泰方对此始终抱有怀疑,担心中国制造的发动机会存在质量隐患,甚至害怕成为“试验品”。
对此,中国并没有急于放弃,而是提出用实际行动来打消泰方的顾虑。经过200小时的实地测试,泰方终于承认CHD620发动机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,证明它完全能够担当起替代德国发动机的重任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巴基斯坦早已使用类似配置的潜艇多年,且运行稳定,这一事实对泰方的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。毕竟,巴基斯坦海军的潜艇是与印度洋的压力直接对抗的,他们对装备的依赖极高,能够长期稳定运行,无疑为中国的潜艇发动机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。
尽管如此,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。泰国的政局极其动荡,内阁更迭频繁,政治局势的变化也给潜艇项目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。有时,潜艇采购计划还可能被
发布于:天津市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